华夏资讯网

欢迎访问
华夏资讯网

知名作家苗勇评邹瑾长篇小说《地坤》:开创生态文学表达新高地

开创生态文学表达新高地 

——浅析邹瑾长篇小说《地坤》

苗 勇

 

      绿水青山草芬芬,方是人间好风光。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然而个别地方矿山滥采、农田流失、河道侵占、水土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愈演愈烈,环境危机日趋严重。作家邹瑾在小说《地坤》中站在关切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度,聚焦脚下这块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土地,用40万字的长篇,‌讲述了在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上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凤城县清龟山发生的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生态开发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千年大计的宏大视野下,对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深度思考,是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表达。

       ——生态主题新拷问。文学作品的作用有三:文以言情、文以言志、文以载道。一部好的作品在于直面现实,向现实发问,向时代发言,并给予答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古人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管子·立政》“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但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地坤》以生态为主题,无疑击中了社会痛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味。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是文明产生和延续的基础,没有替代品,其变化直接影响人类文明的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地坤》通过描写风城县“双石战略”和“三清经济”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之争,以群众的坚决态度和发展的成果诠释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在风城县环保整改的当头,长期在高校工作的环境与动物学博士程子寒恰好被省委选派到风城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招商引资和环境保护,意外与自己同门师姐、县长韩月川重逢,由此卷入看不见的职场漩涡。此时,清龟山非法盗采、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危害村民健康,进而持续爆发极端地质灾害,当地群众到县政府极端上访,其根源就在于当地滥采和粗放式开采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并让野人娃袁九金的父亲袁四焕率先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说明我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同时,被污染的环境已开始向我们索要代价。小说通过描述系列盗采和环保问题,站位于历史和哲学,对人类命运、人性等诸多深层次问题进行终极思考,用血淋淋的环保之殇生动而形象的诠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质是抛出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个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官员的政绩观进行了反思,并很明确的给出了答案,塑造了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作家邹瑾出生于山高林密的川东大巴山深处,对大自然的青山绿水的向往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从而在‌《地坤》中把创作视野投向“人类向何处去”这个宏大而又深远的终极课题,以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展现了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课题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的深刻忧虑。比如,在小说中,县环保局长在查办齐宇矿业环保违法问题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揭示出在利益、意识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多轮驱动下,环保问题存在的严峻性、隐蔽性和艰难性,警醒意味十分明显,这也是《地坤》的超越其他同类小说的原因所在。

 

微信图片_20240919104931_副本.jpg

 

       ——生态故事新境界。讲好生态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讲好故事,首先要有好的构思。构思又称“布局”,出自晋郭璞 《山海经图赞·奇肱国》:“因风构思,制为飞轮”。《晋书·文苑传·左思》:“﹝ 左思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遂构思十年”。小说构思机巧,以风城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市环保警示约谈开篇,开宗明义敲响环保整改的警钟,以青龟山粗放开发和绿色发展的激烈交锋为主线,以环境保护背后的故事和冲突为辅线、暗线,按照下派干部陈子寒在凤城县工作、生活的时间线和故事线,将各色人物、诸多故事、矛盾冲突等情节如长藤结瓜式进行有序串联,并以其长期在高校工作的独特视角,对基层职场情景、文化、人物、人性进行观察、解读和思考。无论是主线发展,还是辅线、暗线推进,都是恰到好处关联紧密。在主线上,韩月川与程子寒着力于当地绿色发展;辅线以犯罪团伙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牟取私利,暗线则是以与之勾结的一小撮公职人员为虎作伥并缓缓从幕后走到台前,层层递进,诚如唐代王土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运”。

       小说叙事宏大,故事曲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作者在讲好生态建设故事上,围绕风城县“双石战略”和“三清经济”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宏大叙事,将生态文明主题、传统文化旨趣和章回体小说形式三者融合锻造、揉为一体,展现了多元化“生态”,不独包含题中应有之义的自然生态,也涵盖到“社会生态”及“情感生态”等多个内涵迥异之不同面向,它们彼此穿插渗透、缠绕纠结,共相生长。既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又有生活化微观视角,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环环相扣、步步妥帖、层次分明,层层推进,可以说构思精妙,视角独特,在急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

       小说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加之作者对易经、书法等颇有研究,并融入其中,颇有可读性。书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异常丰富,特别在描写程子寒、文运昌、鲁道长品茶论道中数次援引《周易》《道德经》《淮南子》《鬼谷子》等中国传统典籍相关论述,兼及茶经、书法等艺文形式,呈现出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审美张力。

       ——生态人物新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钱钟书说:“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如何塑造,就决定了作品的品质和价值。”鲁迅说:“人物是小说的主体,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是小说艺术的核心”。《地坤》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程子寒、韩月川、邱之兰、刘源森、李谷雨、林旭晖、胡常威等人,通过环境保护与开发中粉墨登场,体现出作家深厚的生活阅历,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和极高的文学造诣。同时,人物刻画上入目三分,比如,好喝的孙玉珉、好色的胡常威、好吃的袁九金、好赌的马来福,梅、兰、竹、菊的“清龟四君子”……人物生动而又立体。又比如:在塑造陈子寒父亲的农民形象时,仅仅用了陈父在他搬新家第一次进城时由于上厕所用不来抽水马桶,解完大便后不知所措竟用双手捧抓在报纸里裹着这样一个细节,寥寥几笔,就将一个一辈子辛劳而又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民刻绘得入木三分,从而以人物塑造来展现社会的多维度,展现出作家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和忧虑同情,作出了深沉的人性思考,也透露着些许无奈,但却并不避讳这也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小说中,有对生活的关怀,有对人情的洞察,有对社会的发提问,这应该是一个良心作家应有的素质,这也应该是人物塑造中最为重要的。

      《地坤》在行文间既提出问题又回答问题,引发读者对发展、对人性、对爱情等系列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对环境保护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度挖掘,沉浮于心,张弛有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无疑是一部作者用心灵淬炼的完美之作。个人认为《地坤》实在不失为一本勇立时代潮头的名篇佳作。(作者:苗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载:中国民生经济网《艺苑百家》)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cheshijie/sidebar.htm